Search

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,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~​


❤️今天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,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~​


❤️今天來分享兩種運動可以改善腳踝扭傷問題~​


踝關節是所有關節最常見骨骼肌肉損傷,佔了80% ,其中發現在三年內,會在發生扭傷的後遺症。​

👉🏻這些後遺症可能的原因:​
-沒有完善的物理治療​
-腳踝的角度(背屈)缺陷​


📙今天要分享2017年的研究,針對剛腳踝扭傷4-7天(急性後扭傷),且在扭傷後訓練運動還是會疼痛的人分成兩組。​

並給予每次50-60分鐘、十組、共六週的治療,分別有:​

-平衡訓練​
-本體感覺神經誘發運動訓練(PNF,想要知道這個可以詢問您的治療師唷,或者留言下次Amber介紹)​

💻主要探討:​

-疼痛​
-功能性測試表現(單腳跳...等)​
-平衡表現(Stability Index; SI )​
-角度​


❗️結果:​

*平衡訓練的成效:(療程結束以及第八週追蹤)​

-腳踝的角度(背屈)上有顯著的改善​

-疼痛有顯著下降​

-平衡表現(額狀面)上也有顯著改善​

-功能性平衡測試也有顯著改善​


*PNF的成效:療程結束以及第八週追蹤)​

-因爲PNF特性的關係,適合運用在無痛的病人上,且能增加腳踝的角度(背屈)​

-疼痛有顯著改善​

-功能性平衡測試也有顯著改善​


❗️討論:​

-研究中可以知道,扭傷後的平衡訓練,能夠大幅改善疼痛、角度、以及功能表現,所以不要忽視每次扭傷!​

-在先前的研究也有證實PNF在對慢性動作不穩定(可以回顧Amber的文章)的人有明顯的功能改善。​

-雖然在各項測驗來說,平衡訓練組的成果是比PNF要來得好,但在看兩組之間的差別發現,在平衡表現來說PNF組勝過於平衡訓練組唷。​

-研究在最後八週疼痛都有顯著改善,但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沒有的,可能是因為扭傷還在恢復的關係,因此不管是平衡訓練或者PNF,在一開始疼痛是無法改善的。​


📍這次的研究發現兩種效果都有,那我們要怎麼對對症下藥呢?​

-如果目前病人還在末端角度還在疼痛的狀態,建議可以先做平衡訓練來改善,那如果想要特別改善在末端角度的動作控制,可以試看看使用PNF唷。​

-PNF的訓練因為包含膝關節、髖關節,因此在對整體下肢動作表現才會有顯著的改善​

-文獻中有提到,平衡訓練會在不同平面來做動態練習,因而改善腳踝動態平衡,因此建議:改善動態平衡不建議使用PNF​


🙋🏻‍♀️最後Amber小建議:​

-腳踝承載了整個身體的重量,一但受傷問題也是非常多,會影響到膝關節甚至髖關節,建議有腳踝任何問題及訓練請找物理治療師以及相關專業人員唷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專業知識 物理治療 -術後恢復 -淋巴水腫 -運動傷害 -動作控制 -老人醫學 -慢性疼痛 -骨科問題
View all posts